首页—正文
分享到:
“海口造”加速出海 新成果“落地生金”
2024年05月15日 09:29 来源:海口日报

  □本报记者 王子豪

  5月14日,位于美安生态科技新城的康迪集团海南基地一派繁忙景象。该基地自主研发的高尔夫跨界车如今已驶出“国门”,海外市场份额屡创新高。

  以新产品开拓新市场,是该企业抢滩海外市场的制胜之道,也成为越来越多本土企业的发展共识。一季度以来,海口工业企业“走出去”步伐持续加快,越来越多创新成果实现“落地生金”,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成果“上新” 锻造发展“强引擎”

  5月14日,在海南先声药业海口药谷生产基地,技术人员通过控制面板下达指令,一个个完成包装的药板通过输送带进入全自动外包流水线,经过装盒、检测、过秤、贴码、扫描等流程后装箱入库,等待发往全国各地的医院。

  “正在装箱的是我们从美国引进的化疗骨髓保护全球创新药‘科赛拉’,依托‘乐城研用+海口生产’联动模式,该产品已在海口顺利实现地产化,规划年产能达200万支。”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庆祝告诉记者,“我们已将引进国外上市药物落地海口生产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,未来还将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,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。”

  在上个月举行的第四届消博会上,海南华研胶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鹅肌肽、鳄鱼小分子肽等自主研发的生物多肽产品亮相展厅,成为向全球客商展示“海口制造”的窗口之一。“鹅肌肽之前依赖进口价格很高,我们依靠自身的国家专利酶解技术,成功研发出国产替代产品,填补了国内在这款产品上的空白。”该公司商务部总经理鲍瑞介绍,自2005年建厂以来,企业持续深耕生物酶解技术,目前已拥有超百项专利,并承接了数十项国家、省市研发项目。

  鲍瑞认为,科研创新的关键在于科技人才。她告诉记者,未来,企业将在加大科技人才引入力度的同时,持续保持年度营收8%的科研投入比例,通过品类的推陈出新更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新需求。

  产品“出海” 扩大全球“朋友圈”

  今年1月,20辆海马智能纯电动汽车7X-E在完成装柜和报关后,经由洋浦港搭乘货轮运往越南海防港。这是海马汽车出口越南的首批新能源汽车,也是海南本土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首次批量销往海外市场。

  海南海马汽车总经理助理温国安告诉记者,该批车辆在越南上市后被订购一空。未来,海马汽车将深耕海外市场,提升产品性能和用车体验,将新车型打造成为在国际市场展示海南制造的靓丽名片。

  在全球市场“开疆拓土”的还有普利制药。作为迈出国门闯市场的海口本土代表性企业之一,今年4月,该企业主打产品之一碘帕醇注射液(血管内给药)收到美国客户多个规格订单,订单金额折合人民币过亿元,为其在造影剂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“不久前,我们还获得了沙特阿拉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GMP证书,其中涉及7个品种、5大针剂生产车间,对于企业未来拓展沙特市场具有重要意义。”该企业执行副总孙强说道。

 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,是拓展工业增长空间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。市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,该局将深入实施产业强链、科技赋能、数字经济等专项攻坚,推动海口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编辑:李奥迪